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要求,促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深度融合,推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2025年4月14日,法学院邀请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来我院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

4月15日下午5时,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法官、新疆大学校友魏亚冰与王忠携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在我校红湖校区法学院三号教学楼210模拟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民事案件,将真实的庭审现场“搬”进校园,为百余名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此次庭审活动以“实践教学+法治教育”为核心,通过真实案例的审理与剖析,让抽象法条跃然眼前,让法治精神浸润校园。


本次审理的案件系一起民事侵权责任纠纷案,案件聚焦《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法律适用,具有典型教学意义。合议庭由水磨沟区法院法官魏亚冰(法学院2014级在职研究生)担任审判长,法官王忠(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主审,一名人民陪审员共同参与。庭审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从核对当事人身份、法庭调查,到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全程规范严谨。审判长魏亚冰精准把控庭审节奏,引导原被告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展开交锋。庭审现场气氛庄重,举证质证环节的激烈交锋、法官对法律条款的熟练援引,让在场师生直观感受到司法审判的理性思辨与程序正义。
通过真实案件的审理,学生不仅习得了法律条文的适用技艺,更感受到司法职业的崇高使命;校友法官的言传身教,让“公平正义”从教科书上的名词化作触手可及的职业追求。这场特别的实践课,既是对法学教育初心的回归,亦是为法治中国建设培育新生力量的生动注脚。

庭审活动结束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星、副院长艾尔肯·沙木沙克、副院长张曙光等在家领导与两位校友就进一步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交流合作、促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的深度融合,推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